“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沙龙在凤凰书院举办
日期: 2015-04-10 09:23:00 来源: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字号:【 大 中 小 】
3月1日,羊年新春伊始,春和景明。凤凰山上的凤凰书院,举办了一场题为“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沙龙。此次活动由宝安区委党校主办,民间儒学团体——“麟圃书室”协助,宝安区文明办和福永街道大力支持。
主讲嘉宾罗勇先生,就职于深圳比亚迪股份公司。他以一个民间儒学爱好者的身份,结合儒学经典文献,对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一作了阐述。比如“富强”,他引《论语》“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来说明:百姓富足,国家自然富足。讲到“自由”,他将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与孟德斯鸠的“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任意行事的权利”对举,并指出孔子心中的自由不是天赐的,而是一步一步积累争取的,只有经历“志于学”、“立(人格独立)”、“不惑(不受迷惑、不被忽悠)”、“知天命”、“耳顺”五个阶段,才能获得自由,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最后,罗勇先生总结说“不朽的圣人,不朽的传承,不朽的文明,绝不是一成不变,更不是抱残守缺,而时变时新,与时偕行。因时而变,因世而权行,方是永恒的坚守。”
点评嘉宾、宝安区委党校的胡晓地老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三个新”,即“中国共产党的新气象,中华民族的新道统,中华文明的新阐释”,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则可用“古今中外”来概括,并形象地说“有中无外,营养不良;有外无中,水土不服”。另一位点评嘉宾,“麟圃书室”主持人陈枝先生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的未来描绘了美好的蓝图,是有天命的,我们要心怀敬畏,认真体会,踏踏实实去践行”。
互动环节,听众或提出问题与主讲嘉宾交流,或谈个人体会与大家分享。最后,学术沙龙在思考、奋进、欢笑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