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深圳行政学院)!
基层党校

首页 > 市委党校 > 基层党校 > 基层党校

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日期: 2018-10-30 17:19: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

    打造深入社区的“宣讲轻骑兵”,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宝安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和区委党校组建了一支“宣讲轻骑兵”社区宣讲员队伍,深入到社区内巡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这支宣讲员队伍由全区124个社区的127名基层同志组成。宣讲员来自社区,题材来自社区,他们围绕“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带动身边人”核心精神,讲述的“微党课”,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同时注重结合工作实际、结合典型案例、结合身边人身边事,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怪圈”。这种方式,一改之前直接下派教师到基层宣讲的传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直以来,宝安区委党校都非常注重基层理论宣讲工作,2015年,该单位被广东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是全市唯一获此项目的单位。今年,宝安区委党校把社区宣讲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开展,为做好相关工作,宝安区委党校先后组织社区宣讲员开展专题培训、组织专家评选优秀微党课课件、微党课试讲以及微党课竞赛等活动,并为全区10个街道点对点提供师资培训力量,提升宣讲队伍的能力素质。
 
    据了解,目前,部分社区宣讲员已深入到社区开展宣讲工作。宣讲员们结合工作实际、社区实际、身边党员群众实际,以生动的案例和方式进行宣讲,打通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让身边的故事感动群众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近日在社区的宣讲中,宝安区航城街道黄田社区的宣讲员林晓红,用“黄田十七烈士”的历史,让在场的群众深刻体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找准方向,争做新时期合格党员。

    1942年12月一场悲壮的战斗在黄田发生。12月24日,南头日伪军对黄田税站发起攻击,以卢耀康为首的小队给敌人迎头痛击。次日,国民党顽军突然袭击小队,战斗从清晨7点打到下午两点,小队三面受敌,终因寡不敌众,弹尽援绝,17名勇士牺牲于珠江堤下的芦苇荡中。为纪念17名勇士,宝安人民政府于1987年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黄田烈士纪念碑成为了一个载体,让革命烈士的英魂永驻航城,让他们的精神影响着一代代的后人。

    “我们向他们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理想高远、信念坚定、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林晓红在宣讲中说。她还从自身的工作出发解读,“我们社区工作者离群众最近,为人民解忧,是我们的初心,为群众服务,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应该努力继承英烈们为黄田留下的革命精神财富。”

    质朴的语言和发生在身边的历史,让现场的听众感动。党的理论对于实践有强大的指导作用、理论宣讲能起到潜移默化作用,今天,基层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理论学习与提升,这些来自基层的宣讲员,用身边的历史对群众进行阐释,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激发广大群众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坚定信心和澎湃热情。

    这些来自基层不同战线、不同岗位的普通党员,结合亲身经历、所见所闻,用群众的语言讲述了作为一位位普通共产党员,立足岗位、勇于担当、积极进取、奉献社会的感人至深故事。

    比如,松岗街道碧头社区的宣讲员唐复军就讲了三个党员的故事,讲述他们如何践行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平凡岗位上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这三位党员,一位是碧头社区88岁的老党员蔡细棉,入党63年,退休后依然为人民服务的炽热情怀丝毫未减,10余年无偿服务在社区老年活动室,组织带领居民群众开展筹集善款、衣物活动,为需要帮助的群众给予温暖。一位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保育部副部长费英英,16年来一直参与照顾了1500余名弃婴、弃童。此外是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始终不忘初心,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在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倾心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生动的事例,让现场不少人感动,“一个人不忘初心,那他才能真正找到生命的含义。蔡细棉是对信念、对誓言的坚守;费英英是对事业、对民政的责任;廖俊波永远保持对人民、对国家的赤诚。”唐复军说。

    把党的声音传递到最基层

    “我们原来经常听到的是要把党的声音传播到“最后一公里”,我现在说要把党的声音传播到“最后一百米”,会有人说不切实际,但我认为这是我们目前最应该做的和最迫切要做的事情。”新安街道富华社区的宣讲员杨立国说,“一公里对农村来说,工作算很到位了,但对像宝安这样的人口密集的城区来说,一公里就显得不够深入,现在城市的住宅小区一套房平均约100平米,把党的声音传播到最后一百米,就是要把党的方针、政策传遍千家万户,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每一个家庭、每个普通民众的身边。”

    在社区宣讲过程中,杨立国也讲到发生在自己小区内的一个例子。他所在小区是新安街道丽景城,小区在2016年成立了党支部,从此有了主心骨:党支部和业委会里的党员在小区的建设和治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及时搜集社情民意,关爱帮助小区群众,建设志愿者队伍,对业主和家属春风化雨,破解难题,海纳百川,充满真情;对待歪风邪气也毫不留情,敢于斗争,激浊扬清,始终让小区充满正能量,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长迅猛,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复杂。“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作为党在城市联系群众的最基层单位,社区是基层管理和善治的基础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宝安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部署,以“1号文”全面推进以社区党委为龙头的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杨立国的宣讲,既及时传递了党的声音,也形象通俗地介绍了宝安区委目前正在进行的重点工作,引起了居民的强烈反响。

    “小区内的党组织,党员都是身边的人,他们接地气,了解小区的实际情况、业主们的诉求,也了解小区混乱的原因,能及时把党的声音传递到最基层,让业主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帮助,能及时化解业主居民的纠纷和矛盾,维护城市基层社会秩序。以社区党委为龙头,推进宝安的现代化社区治理,符合实际,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他们将在小区的建设和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居民陈先生在听完宣讲后表示。

    据了解,在社区宣讲中,有宣讲员讲述如何真诚服务、真诚沟通,服务社区居民,也有宣讲员讲解党员该如何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仰,去服务和保障民生。这些命题,无不紧密结合了当下宝安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过去,理论宣讲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宣讲“说完就走”,基层“听完就忘”,然而宝安的微党课宣讲方式,讲师都是来自基层不同战线、不同岗位的普通党员,讲述的内容既是身边正在进行的实际案例,又是区委区政府主抓的中心工作,容易让人理解接受,真正做到让宣讲内容“入脑入心”。

    让理论学习与身边实践互相促进

    “第一次听卢姐讲述自己的经历,让我深深理解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含义。”松岗街道松涛社区居民赵女士,在听完宣讲员卢文芳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的入党之路》之后表示。

    卢文芳是一名老党员,她在农村成长,从小乡亲们让她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老百姓的富裕生活。此后,在南昌市这座英雄城市上中学时,她接受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启蒙教育,坚定了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开始工作后,她又成为改革开放的逐梦者、受益者。这些亲身经历也是一个实践过程,让她一步步向党组织靠拢,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宣誓时,我庄严地举起右手,那一刻我感慨万千,我明显感到身份的转变,从此以后,我就是一个有组织、有信仰、有理想、有历史使命感的人。”她说。

    卢文芳的宣讲,有自己的人生经历,有生动的故事,也有深刻的感受,阐释了一个党员在面对新的征程、新的挑战时应该如何一如既往地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做一个有使命感的共产党员,关键时刻敢于亮明身份,敢于挺身而出。

    生动的讲述,让在场的听众深受启发。如果宣讲气氛沉闷,听众“听不进、坐不住、记不了”,就降低了理论学习的吸引力,这是理论宣讲的一些弊端。而宝安的社区宣讲模式,秉承的是 “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带动身边人”,结合了实际,也接地气,从而不断激发基层党员群众的学习工作热情,凝聚起共同建设“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的广泛力量。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与身边实践互相促进,相得益彰。除了像卢文芳讲述自己经历外,宝安的社区宣讲员当中,有人讲述了老党员杨秋林每天拎小桶走街串巷坚持做牛皮癣“克星”,数十年如一日义务清理城市乱贴小广告;有人讲述了当年基建工程兵对深圳早期建设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人讲述老党员——一位有20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社区书记郭振国一心扑在社区建设,把美好的年华奉献给社区居民的故事。这些发生在身边人、发生在社区的故事,用宣讲员朴实的语言讲出来,大大增强党课的教育功能和感染力。

W020210324386497427804.jpg

 

 

德铭
手机版

copyright®2021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深圳行政学院 |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10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