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创新观点文稿的通知
日期: 2010-07-30 16:03:00 来源: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字号:【 大 中 小 】
各位老师:
为总结经验、交流学术成果,推动学术繁荣,我们准备编写深圳市委党校建校三十年创新学术观点汇编,以介绍、交流各位老师有代表性、创新性的学术观点。
具体做法是,以学术观点为单元组织文章,一篇文章介绍一个观点。篇幅在500—1000字之间。文章包括标题,观点介绍、指出创新或独到之处以及注明相关著述四部分。
1、标题:点名要介绍的观点,力求鲜明准确。
2、观点介绍:以简明、准确的语言概述观点的基本内容,力求
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3、指出创新或独到之处:说明自己认为的创新或独到之处即可,无需论证和复杂的说明。
4、注明相关著述:按照常规,著作注明作者、书名、出版社、
出版时间;文章注明作者、文章标题、发表的报刊及时间。
5、一人可以多篇文章介绍多个观点,但一篇只介绍一个观点,
不要混淆。
以下提供一个例子作参考。
深圳市委党校科研处
2010年7月30日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口号存在逻辑问题,以效率为衡量的准则也是一种公平观。(罗归国)
效率与公平并非势不两立,把效率与公平当作对立的观念,从而提出“效率”与“公平”孰先孰后的问题,是一种逻辑错误。不能把公平等同于平均分配,平均分配只是公平的一种形态,即“均等公平”;效率的背后隐含着另一种公平观,即“效率公平”(古代的亚里士多德和近代的亚当斯称之为“比例公平”)。把效率视为公平的对立物是平均主义公平观在作怪,是狭隘的公平观。狭隘公平观不利于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成果,不利于社会分配合理化,不利于健康的社会理论观的形成。公平观有三种形态,即“均等公平”、“效率公平”和“机会公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呼唤全面的公平观,这不仅要求在“效率公平”与“均等公平”之间保持一定的“公平张力”,使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向前发展,还要求高度重视机会公平,让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竞争,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代表性著述《科学发展观呼唤全面的公平观》,发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5期、《新华文摘》2004年17期、中央党校《学习时报》2004年9月13日、《光明日报·文摘报》2004年6月27日以及“光明日报集团网站”等一大批网站均对文章的观点作了报道和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