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深圳行政学院)!
校院新闻

首页 > 市委党校 > 新闻动态 > 校院新闻

千年文脉映照盛世华章|我校举办“阅读的颜值”之“敦煌遗书中的大唐与中国”

日期: 2025-04-25 12:06:15 来源:本网 字号:【

        4月23日是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当晚,以“敦煌遗书中的大唐与中国”为主题的第15期“阅读的颜值”,在市委党校智汇教室举行。在校主体班学员和党校教职工通过多维叙事、诗歌朗诵、音画互动、沉浸式故事讲述等形式,穿越千年时光,在敦煌文书的字里行间触摸盛唐文明的温度。

  作为丝绸之路文明交融的活化石,敦煌文献承载着大唐盛世的文明基因。本场活动以敦煌文献为轴,串联起盛唐的辉煌与悲歌,解码盛唐时期的文化交融与时代气象,让文书里的人间百态“活”起来。

  当投影再现1908年欧洲考古学家伯希和与中国道士王圆箓在敦煌藏经洞相遇,当法国探险家手中的马灯照亮洞窟,当大屏展现现藏于法国的高清影像——这件由少年张议潮誊抄的唐代文书,不仅见证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局,更埋下归义军光复河西的伏笔。讲述人在虚实交融的场景中娓娓道来,每片残卷都是时光胶囊,既封存“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景,也记录着盛世崩裂的阵痛。

  《长恨歌》选段“汉皇重色思倾国”重现盛世骤衰的悲怆;《潼关吏》畅出杜甫笔下“艰难奋长戟”的守关悲壮;当《封常清谢死表闻》泣血陈词与徐志摩《论哥舒翰潼关之败》隔空对话,当李白《长相思》碰撞陈寅恪《敦煌劫余录序》,沉睡千年的文书在声影交错中重焕生机;《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的“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构筑起铁血与浪漫并存的边疆图景;《草书歌行》的墨色淋漓、《侠客行》的壮志情怀,《短歌行》的潇洒肆意,《子夜吴歌·秋歌》的和平企盼,《感白莲花》的沉痛慨叹……是对盛唐文明的复杂情愫。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十六窟藏经洞3D模型在穹顶旋转,文书残卷如星河倾泻,那些被正史遗忘的尘埃重新闪光,敦煌文化在每个人心中再次流淌,典籍在学术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表达中“活化”。


01.jpg

02.jpg

03.png

04.jpg

05.png

06.jpg

07.jpg

08.jpg

09.png

10.jpg

11.jpg

12.jpg

13.png


14.jpg

15.jpg

16.jpg

17.png

18.jpg



14.jpg

15.jpg

16.jpg

17.png

18.jpg



手机版

copyright®2025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深圳行政学院 |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10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