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坊暨孔子研究院春秋讲坛活动
日期: 2017-11-24 11:08:00 来源: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字号:【 大 中 小 】
(本网讯)11月23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坊暨孔子研究院春秋讲坛活动在我校举办。本次活动由我校《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科研处及中国孔子研究院春秋讲坛联合主办。讲坛由两个专题组成,分别是“王阳明心学研究”和“儒家信仰的特质”。我校副校长李会出席了上午的专题活动。来自中国孔子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贵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研究儒学的专家学者,我校杂志社、科研处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市社科院、特区文化研究中心有关同志约20人参加了活动。
讲坛活动由中国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尼山学者路则权主持。我校科研处处长熊哲文致辞。
中国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存光以《儒家信仰与阳明良知之学》为题,讲述了王阳明先生将“心之灵”与“性之善”两大认识合而为一形成的儒家信仰。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贵州大学中文系主任,硕士生导师赵永刚博士以《王阳明的处困之道与龙场悟道》为题,阐释了王阳明的悟道:与其片面追求自然生命的延伸,不如建构文化生命的厚重,做到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的合一。中国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文剑的报告以《陈献章学路历程及其心学特色》为题,认为陈献章开明代心学之端,发明了著名的“自得之学”,是朱子学向阳明学过渡的关键一环,开启了明代心学重光的闸门。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尼山学者孔德立以《儒家的秩序规矩与教养》为题,认为儒学蕴含着一以贯之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儒家的信仰包含着秩序规矩与教养的礼治传统。中国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尼山学者路则权以《志道据德——重返孔子的信仰世界》为题,他将信仰定义为对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遵循,认为中国人的信仰特质是精神和物质的统一,是知行合一,是内圣外王,探究中国人信仰就要重返孔子信仰世界。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法强以《儒家政治正当性信仰与礼乐教化》题,认为儒家思考政治正当性问题存在着两大维度,即“天命”与“民意”。
我校副校长李会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就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统领传统文化、如何弘扬儒家传统文化、如何看待唯心论问题、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道家哲学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其他与会人员分别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发表了对儒学的认识与理解,并与演讲嘉宾就儒学问题进行热烈互动。
我校《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孟伟教授对活动作了总结,认为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邃和最精彩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