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深圳行政学院)!
校院新闻

首页 > 市委党校 > 新闻动态 > 校院新闻

落实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

日期: 2020-10-22 12:26:00 来源:香蜜湖智库 字号:【

    10月20日上午,中共深圳市委党校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理论研讨会。研讨会上,20位与会专家学者以“落实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为主题,各抒己见、畅谈体会,积极为深圳推动综合改革试点落地见效建言支招。

    一、肩负起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任

    常务副校长郑秀玉在发言中特别强调了党中央对深圳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自2018年以来,中央支持深圳一年一个重磅政策,这样给一个城市的殊荣是前所未有的,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郑秀玉认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特别是综合改革是深圳能否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关键一招,关系深圳的前途命运,事关成败,意义重大。我们肩负着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任,而今天的改革与40年前遇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改革完全不一样,面临的挑战更大、压力更重,需要特区党员干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鼓足改革干劲,创新改革方法,勇于攻坚克难。郑秀玉强调,这次《实施方案》与40条首批授权清单一并出台,使改革 “两步并做一步走” ,从改革的方法论层面来说是一大亮点,缩短了改革措施落地的周期,意味着深圳将以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激发活力,为全国探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经验。

    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谭刚认为,中央赋予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中国之治”的新探索。《实施方案》正是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通过赋予深圳这个已经得到公认的“两个重要窗口”开展综合改革试点,从而更好地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开放探索经验,为“中国之治”作出新贡献,进而推动中国在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科研处处长、教授范绍庆认为,《实施方案》确定的改革方式方法全新探索,有利于实现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意味着粗放型改革向精细化改革转变。清单式批量授权方式,将大大缩短改革授权过程,极大降低制度建设的成本。改革方式突破了“一时一地一事一议”传统模式,确立了“五年一方案、方案加清单”滚动推进方式,用改革开放的方法推进改革开放。

    政治经济学教研部教授高山认为,《实施方案》中“制度”一词出现频率高达39次,具体涉及土地、劳动力、技术成果转化、数据产权、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人才、开放、民生、文化、生态环境、城市空间治理等多个细分领域,充分体现了改革探索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和制度引领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彭姝认为,《实施方案》体现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合力,布局在“点”,而谋划在“面”,彰显了改革方法论上“点”与“面”相统一。这种科学监管、大胆放权的改革方式,能最大程度贯通中央地方各部门的意志,体现了改革方法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系统论和协调论相统一、“管”与“放”相统一。

    二、全要素创新激发改革活力

    决策咨询部主任、教授申勇表示,今天,深圳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外开放遭遇反全球化和保护主义逆流,供应链创新链面临着被西方“卡脖子”的风险。这就更需要进一步弘扬特区精神,紧抓《实施方案》出台机遇,用好综合改革试点政策,提升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就一定能早日建成中国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和全球标杆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道路上创造更大奇迹。

    政治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宋晓东认为,“综合改革更核心的是从全要素角度形成一种制度建设,来匹配经济基础内涵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副教授宫正认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的战略博弈更加尖锐、更加复杂。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坚定制度自信,依靠制度优势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实现长治久安;另一方面应当不断发展和完善制度,以为人类谋大同的宽广胸怀探索确保世界和平繁荣的中国方案,塑造一种崭新的制度文明。

    科社教研部教授王连喜认为,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一直以改革为主轴,改革的赋权既要考虑政策层面的释放也要考虑职责层面的释放,还要考虑在制度创新、道路开辟过程中自主权的释放。

下篇

    三、小步快跑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

    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龚建华认为,《实施方案》将“折叠空间”——近空、临海、地下等空间利用以具体政策条文的形式进行方向性的引领规划,以小步快跑地方式解决超大城市治理的共性难题,同时还需要为其他超大城市无法根治的城市顽疾开药方,例如“补丁城市”——即阶层固化以空间散点分布的城市展现。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姜智红认为,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推动粤港澳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副教授吴丹认为,深圳不仅要加快推动《实施方案》取得改革成效,更要着站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统筹谋划深圳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城市行政有边界,但城市发展无边界。深圳要充分发挥大湾区核心功能,综合多种策略打好“组合拳”,引领推动湾区城市的合作协同发展,汇聚湾区智慧与资源,相向而行,在大湾区共同繁荣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政法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李伟舜表示,深圳应发挥好法治的更大优势,做好法治先行示范,落实好中央“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战略方向,服务好“双区”驱动,继续勇当尖兵,努力成为最安全稳定、最公平正义、法治环境最好的国际化大都市。

    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副教授吴晓琪认为,数字货币的发行对现有移动支付领域及银行收取手续费等盈利模式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呼吁有关部门对信息基础设施提质更加重视。

    四、以新时代深圳精神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

    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副教授张永会认为,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隆重庆典之际,深圳发布了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新时代深圳精神”。在落实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深圳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这也是我们4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因素之一。

    哲学和文史教研部主任、教授周笑冰认为,深圳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常亮眼的城市文化、城市文明,得益于一直以来对精神文明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我们一直以来对深圳精神的始终坚持。

    科社教研部教授曾宇青认为,从杀出一条血路到敢为天下先,深圳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源于我们的敢闯敢试,成于中央对我们一如既往的支持。

    五、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率先示范

    党史党建党性教研部主任、教授路云辉认为,要把握中央的核心要求,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以组织力度为重点,发挥党建对中心工作的促进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陈少雷认为,培养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好党校主阵地作用,党校教师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讲清楚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绩成就、宝贵经验、历史方位、使命任务,在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走在前列。

    公共管理学教研部主任、教授李永清认为,要紧抓深圳新时代机遇,紧抓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在理论研究上先行示范,努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学派。

    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副教授胡冰认为,深圳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全球标杆城市,是更深层次的改革,是更高更难的目标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是关键,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克服本领恐慌,更要有大局观念,坚决摒弃地方主义、本位主义思想。

W020210323547024029937.jpg

 常务副校长郑秀玉在会议中讲话

W020210323547024141426.jpg

研讨会现场

(图  刘鑫宇 摄)

燕舒宜
手机版

copyright®2021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深圳行政学院 |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10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