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深圳行政学院)!
校院新闻

首页 > 市委党校 > 新闻动态 > 校院新闻

我校举行“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思考”专题报告

日期: 2017-08-25 16:29:00 来源: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字号:【

    (本网讯)8月24日,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陶一桃教授到我校作“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思考”专题报告,这也是全市党校系统2017年秋季学期“先学先行”活动的首场报告会。会上,陶一桃介绍了湾区经济的特点和中国三大湾区的发展情况,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中心三网”进行了解读,并与世界四大湾区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从特区到自贸区、再到湾区建设的发展规律,指出了深圳特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要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引擎。

    报告会由常务副校长李永华主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写入国家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正式成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如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战略?在国际战略推进实施过程中,它有着什么样的优势和特点?与世界一流的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有什么样的长处和不足?如何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围绕这些热点问题,陶一桃逐一进行了解读。

    陶一桃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的形成,是中国近40年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契机,是中国社会由政策开放走向制度开放的自然选择,是由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型经济的必然途径,更是构建中国政治经济新版图的伟大实践。湾区经济是继特区、自贸区以后在中国形成的一个新的更加具有辐射力,尤其是国际市场辐射力的增长极。这个增长极将产生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把优质的要素资源吸引到湾区经济当中,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又会产生溢出效应,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陶一桃说,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中最富有活力的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制度变迁的“示范效应”,区域经济的“引擎作用”,集聚优质要素的“虹吸效应”,带动周边区域的“扩散效应”,以及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深圳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湾区建设进程中要承担起不可替代的责任。

    校领导李会、陶卫平、袁晓江、傅小随、谭家礼、各区分校校领导、各新区教学点负责同志、各区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同志、市委党校全体教职工、各区分校教师代表等约150人聆听了报告。

W020210323521798895817.jpg

W020210323521799012072.jpg

(图 刘鑫宇 摄)

 

 

 

梅瑾
手机版

copyright®2021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深圳行政学院 |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10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