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创新与机遇”学术沙龙
日期: 2017-12-20 11:27:00 来源: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字号:【 大 中 小 】
(本网讯)12月18日,由科研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33期学术沙龙在我校学苑书屋举行。本期学术沙龙分别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原主任庞元正教授和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郭湛教授主讲,他们围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创新与机遇”这一主题,就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等分享了研究心得与体会。
我校副校长李会、副巡视员傅小随及科研处负责人、杂志社负责人、教研部教师代表及相关工作人员共20多人参加了沙龙。沙龙开始前,科研处处长熊哲文教授对本期沙龙的背景、主题进行了说明,对庞元正教授和郭湛教授作了介绍。沙龙由哲学与文史教研部负责人周笑冰教授主持。
庞元正说,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要研究创新与改革,不能忽略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创新思想的先驱。庞元正就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谈了八点意见:一是要反映我们当今时代精神,使之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二是重视以创新性实践去激活文本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外的文献。三是带着问题意识回答时代课题,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保持对当今世界的强大解释力。四是必须注重技术创新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五是必须重视制度创新实践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六是要重视知识创新。七是回答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学派提出的质疑和挑战。八是重视当代中国的理论实践。
郭湛说,未来的世界以创造为主题,要大力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对创新和创造的关注,已经成了新时代的主题。我们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会有新的问题、新的情况、新的要求,也要有新的创造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起飞阶段,未来的三十年至五十年,是中国现代化的登顶阶段,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理论的核心表达,体现了中国进入新的现代化走向强盛期时代的理论要求。郭湛还概括了“两大共同体,一个发展观”的核心要义,认为要立足中华民族发展的共同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从主体性发展观,到公共主义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结合的产物。
李会就“马克思主义方法、如何看待信仰、如何看待不忘初心”与郭湛进行了交流探讨,傅小随就“马克思主义创新最可能在什么层次上实现”与庞元正进行了交流讨论。
(图 刘鑫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