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深圳行政学院)!
班级活动

首页 > 市委党校 > 学员天地 > 班级活动

同甘共苦接地气 体察民情增信心

日期: 2015-11-03 17:05:00 来源: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字号:【

    2015年9月6日至30日,深圳市委党校第12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33名学员奔赴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张程乡张程村和李和村,开展“三同”锻炼。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学员们和村民同甘共苦,贴心交流,虚心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积极为村民排忧解难,了解了国情、了解了民情、锤炼了党性,同时树立了深圳干部求真务实的良好形象,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
隆德县城位于“胜利之山”六盘山西麓。抵达隆德后,学员们首先参观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聆听毛泽东同志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透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历史文物和图片,大家真切感受到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与辉煌,上了一堂深刻革命传统教育课。

    张程村和李和村是两个纯回民村,近年来在兄弟省市的帮扶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村民的人均收入、生活水平有了长足提高,但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中青班学员进村后,克服气候、饮食、卫生条件等方面的困难,迅速实现由干部到农民的角色转变,扎扎实实开展“三同”锻炼。

    初到村里,许多老乡还担心这些城里来的新“村民”身体娇嫩,尽量不让干重活。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些学员个个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种养业是张程、李和两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几乎家家户户都养几头牛,于是喂牛、铲牛粪便成了学员们每天的“必修课”;正逢打葵花仔、收玉米、种麦子季节,田间地头时常可见同学们忙碌劳作的身影;村里陆续有人家修房子、打院子、盖牛棚、盖厕所,只要哪个人在微信群里招呼一声,呼拉一下就来了一群同学,运材料、拌水泥、砌砖头,干得有板有眼……村里的许多老把式看了,也不由得用浓郁的隆德口音称赞:“好得很!”

    劳动之余,许多学员还走进学校,走进卫生院,考察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走访退休老干部、贫困家庭,了解他们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学员们自筹费用,给50多户贫困家庭送去慰问金。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学员们辅导村民的孩子学英语、背国学,为村民修电器、拉电线,和老乡促膝谈心,共话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办法。

    应当地政府的要求和安排,中青班的每个学员都与隆德县有关部门进行了对口交流,组织了三次座谈会交流情况,还推荐了8名学员给全县科以上干部作了专题讲座,产生良好效果。

    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党校的要求,全体学员在“三同”中坚持纪律第一、形象第一,把个人的言行上升到深圳特区的形象、深圳党员干部的形象来看待,严格组织生活,建立每日点名汇报、外出请假等制度。遵守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当地民俗,没有出现任何违纪现象。

    “三同”期间,深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永华率有关部门负责人专程前往隆德,看望了中青班学员,现场指导“三同”锻炼,提出具体要求,同学们深受鼓舞。带班的两位班主任龚建华、彭芳梅老师认真负责,协调有方,工作到位,劳苦功高。“三同”期间,两位老师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崎岖的山路上,挨家挨户了解同学们的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因气候不适,高原反应,先后有6名同学感冒发烧,还有一名同学住院。两位老师亲自买药送药,甚至亲自陪护,让同学们备感温暖。

    20多天的“三同”下来,同学们和当地干部群众结下深厚友情。同学们离开张程那一天,村民们扶老携幼,前来车站送别,纷纷拉着同学合影留念,依依不舍。回望远去的山山水水,许多同学动情地说,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张程的山山水水、爱上了这里纯朴勤劳的乡亲。通过“三同”,大家对国情民情,特别是西部农村的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党和政府近年来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变化有了直观印象,增强了信心,对自己身上的责任与担当,也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

黎书言
手机版

copyright®2021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深圳行政学院 |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106979